上托福班的时候,正值北京最热的时候,和室友天天奔波行走于北大和新东方第五教学区,中午吃教学区卖的5块钱盒饭,非常有种回到高中的感觉。在这之前,我只翻过两遍王玉梅的词语书,混个脸熟。天天听课,回去做些训练,看看friends或是sexandcity,晚上吃点好的,也是颇为惬意的时光。 另外,多说一句,新东方老师强烈推荐这部电影。 1、狂看《老友记》练听力记得首次在课堂上做完听力,老师给大家对完答案之后说:错二个三个的,你从目前开始天天晚上就洗洗睡吧;错五个六个的,继续维持;错二十个以上的,劝你目前退班下次再考吧!我当时狂晕,由于我就是需要退班再考的那个集合的。靠着自己强健的心脏,一直微笑撑到下课。之后,怯怯地问室友:错几个?她也怯怯地回答快一半了我不禁忍俊不禁:我也是大家两个当即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语法、阅读都不成问题,惟独听力非常晕,于是就狂看friends,室友比我境界高,狂看sexandcity。几天下来,发现自己不但思维已经被连续剧主导,连语言都有表达困难的趋势,有一次跟同学聊天,居然一时想不起来中文如何说来着小插一句,我认为老友记比欲望城市更贴合托福的听力范畴,不信可以去看它的第一季的第一集,其中至少包含了4、五个托福听力习语。里面有就餐场景、洗衣服场景、约会场景,甚至校园场景,还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假如打着中文字幕一集接一集地看成效不是非常理想,我建议天天精看一集,达到能听写,然后对照英文台词的程度,泛看三到四集,配合英文字幕。开学后非常快迎来十一长假,我决心到家乐福批箱便捷面,然后不出寝室,狂看七天托福。恰好期间室友都外出,她们戏称我会把寝室变成托福集中营。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假期里,我系统地做了几套题,基本上天天两套,同时开始写作文,复习在新东方记的为数不多的笔记。2、听说读写逐个击破到最后阶段,我如愿步入了听力老师形容的洗洗睡吧的阶段。
10月16日,上战场。早到了一个多小时,考完时快饿去世了。我感觉是:早饭要多吃,但也别撑着。我是在首师大考的,考场氛围挺好,老师非常和蔼,非常细心,顺便说一句,在考试前一天会有一个小小的培训,交代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什么的。填个人信息和答卷有交替,感觉比较轻松,精神不会非常紧张。不过,结果出来后,我考了677分,连自己也有点意料之外。写了这么多,总感觉我们的这个托福成绩有点像是混出来的。但后来跟不少同学交流了一下,发现我还算是认真筹备的!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要在策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看重它,不必把托福看得过于恐怖,但题要多做,细节多注意,背单词是基本功就不多说了,重点放在听力和作文上,但阅读和语法近来也有变难的趋势,也不可以忽略。对于听力,我的经验是,熟能生巧。以听原题为主,反复听,选一些对话和段子来精听背诵,泛听提升耳朵的敏锐性。听时一应该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在平常练习中要加大。还要平常多积累一些托福听力中常考的习语。语法方面,语法是抓分的,也是容易丢分的。以语法老师的笔记为要点基础,背得滚瓜烂熟,看到题目就能条件反射是最高境界。非常重要的不是埋首题海拼命做题,而是把自己所有做错的题目都大全,反复回放。至于阅读,老师讲的先看题再看原文的办法及种种方法是非常好用的。反复研究怎么样迅速从原文中找关键字和答案句有益于迅速提升阅读速度,对常考文章种类有大致把握利于考场稳定发挥。最后是作文,我作文筹备得不够充分。共写了五篇,第一篇用了2天,第二篇用了1天多,后三篇都是模拟的时候写的,用了35分钟、30分钟、29分钟。必须要在最后根据考试速度写。大伙可以先把题库里185道题分类,每一类大体都用自己改的模板,开头、结尾非常重要,中间举例可以考试前多想一些。感觉作文好像写得不顺,这跟我筹备得不充分有关,我是考试前十天才买了本胡敏的作文书,仓促不言而喻。后来成绩证明果然亏在了作文上,5.0,期望大伙要吸取教训,早一点开始筹备作文。我感觉是:实质的听力跟在新东方的喇叭放出来的成效非常不同,考试前严格根据考试规定时间,多做两套考试真题,调整好开心点,成效更显著。祝愿大伙在1t和5t中都获得好成绩!